找到相关内容99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大圆满法加行开示 暇满难得(4)

    因。因缘成熟的时候,我们要下地狱,要感受地狱的痛苦啊! 下地狱很容易啊!一个微小的念头,一个刹那的恶念,最微小、最弱的刹那中的恶念,也会牵引我们下地狱,别的就不用说了。我们在轮回的过患里讲过...

    上师 达真堪布 开示

    |道次第|大圆满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5/16104880996.html
  • 浅议和谐法门

    这种连续不断的因果和重重牵引的主从关系,构成了这个互相依存而无一物可以独立的世界。置身其中的人,当然也概莫能外。  佛法把自我个体由过去业因所感得的形寿身命,称作“正报”;把个体身命所依托的山河大地、...

    兆德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245682059.html
  • 谈心说识(四):生命的根源

    可以请一幅观音菩萨画像回去,之后夫妇俩常常顶礼拜并虔心端详庄严慈悲的菩萨圣容,如今其先生已不再出手打人,家庭又恢复和乐的气氛。转恶念为善念,有时因为业力的牵引很不容易达到,但可请求佛菩萨加被,自己平常...

    释依昱

    |唯识|谈心说识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6/12480083354.html
  • 死亡的艺术——慧律法师

    不至于对死亡的愚痴无知而产生不必要的焦虑与害怕,更不会因为自己错误的看法,将死亡的情况,弄得更糟,这就是我们要关心“死亡”的目的。 一般的人,活著的时候,迷迷糊糊地造业,死的时候,又被业力牵引,仓惶无奈...齐人之福。” 我说:“这种情况如果要能相安无事,台湾找不到几个。” 说真的,我比张老师还累,生、死都要找我,不会生也找我,感情纠纷也要找我,无尪、无某都找到我身上来。这些事情都是“业”,一旦业力牵引,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385783377.html
  • 唐思鹏老师的开示

    般若智慧,不执空有,善行中道,入不二门的智慧成就之。所以佛的母亲就是智慧,我们的母亲就是由我们的业力牵引、招感的,或者有漏五蕴和合成就的母亲所生养我们。所以我们现在要去掉有漏之身,而成就法身。也要把...

    唐思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391584218.html
  • 净宗法要--憨山大师著

    贪嗔痴爱,种种杂乱念头,一齐放下,放到无可放处,单单提起一声阿弥陀佛,历历分明,心心不断,如线贯珠;又如箭筈相拄中间,无一毫空隙处,如此著力靠定,于一切处,不被境缘牵引打失。如此日用动静中,不杂不乱,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52485014.html
  • 禅的修行

      答:有些人由于过去生的造作,这一世在投胎时,受到因缘、业力牵引,所入的胎,是DNA基因的排列不完整或错乱,使得他出生、成长中,某些行为或想法跟别人完全不一样,甚至对自己情绪的浮动,完全无察觉、...

    慧门禅师

    禅宗|禅修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7/21524686324.html
  • 略述唯识学对赖耶存在的论证

    牵引,于一刹那投入母胎,吸取父精母血,使生命增长广大起来,以至成人。《阿含经》中这一入胎识的胜用,前六识很显然不具备。但在大乘唯识学上的阿赖耶识却具有此用,根据大乘唯识学的观点,有情从一生命的终结到下...

    上恒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153787347.html
  • 惟因老和尚禅七开示

    “乃至无有文字语言,是真入不二法门。”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。参!   十月二十七日开示   古人把调心喻如牡牛。牛在未穿鼻前,乱碰乱撞,为害庄稼;穿鼻以后,听牧童牵引;经过长期训练,终于驯伏,离了...

    惟因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431590728.html
  • 三乘究竟与一乘究竟——兼论印顺导师由缘起性空论以证成“一乘究竟”的可能性

    与“右胁身”喻其为洁净之身,不从父精母卵的结合乃至胚胎的成长而来。菩萨本生,无论是在鬼神道还是旁生趣,都是来自愿力(随意能往),而不是来自业力的牵引。   大众部《论事》所传南印度案达罗派,看法相同...

    释昭慧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543490898.html